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取得开创性进展******
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昨天(11日)表示,自然资源部组建五年来,我国自然资源调查取得一批新成果、生态保护修复取得开创性进展。
自然资源部表示,五年来,全国共完成1885个县1:5万地质灾害调查、186万平方公里隐患综合遥感识别、12961处工程治理,因地质灾害死亡失踪人数、直接经济损失明显下降。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全面完成,它是我国进入新时代后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为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和自然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统一的底图底数。
此外,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取得开创性进展,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的近三分之一;编制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在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统筹布局9个重大工程、47项重点任务。
五年来,国家共实施44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已完成修复面积达3.5万平方公里;整治修复海岸线1100公里、滨海湿地42万亩。
2023年要夯实粮食能源资源安全基础
自然资源部负责人表示,2023年要夯实粮食、能源资源安全基础,严守安全底线,提高安全发展能力。
自然资源部表示,特别要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坚持良田粮用大原则,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面落实党政同责,健全奖惩机制。
此外,自然资源部明确继续加强基础地质调查,深化矿产资源国情调查,推进未利用矿区资源调查评价,组织实施战略性矿产国内找矿行动,推动实施矿产地战略储备工程,提高矿产资源国内供给储备保障能力。
自然资源部还改革土地利用计划配置方式,实行“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统筹安排新增和存量建设用地,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五年下降21.51%。
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水平 守住生态安全边界
对于如何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发展,自然资源部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水平,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自然资源部表示,继续优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方式,规范重大项目用地清单,以国土空间规划和真实有效的项目落地作为配置土地计划的依据。研究制定科学合理围填海管控规则,保障国家重大项目及行业、民生用海用岛。
自然资源部明确,继续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健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体系,推动实施全国陆海生态系统本底状况调查、变化监测、风险预警。
新西兰总理宣布将于2月辞职******
中新社北京1月19日电 惠灵顿消息:据当地媒体19日报道,新西兰总理阿德恩当天宣布将于2月辞职。
新西兰国家广播电台报道称,当地时间19日下午,阿德恩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将不会在今年10月14日举行的2023年大选中寻求连任,并将在2月7日前完成卸任。
“对我来说,已经是时候了。”阿德恩表示,经过整个夏天的反思,发现自己已没有足够的精力与能力去完成新一年以及下个任期的工作。报道指出,阿德恩在发表讲话时明显神情沮丧。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阿德恩表示这是自己作出的决定。她说,领导一个国家是最具挑战性的事情,除非做好了充足准备能够应对各种意想不到的挑战,否则就不能也不应继续任职。
报道称,阿德恩在讲话中列举了过去六年任期中她遇到的各种挑战,包括新冠疫情、新西兰清真寺枪击案、怀特岛火山喷发事故等。
据路透社报道,阿德恩说,她将继续担任选区议员至4月底,并表示相信工党将在今年大选中取得胜利。
阿德恩出生于1980年7月,2017年10月宣誓就任新西兰总理,2020年10月获得连任。(完)